理论
多措并举提升派驻工作质效
派驻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纪检监察专责监督的重要制度安排。河南省荥阳市纪委监委结合实际深化派驻机构改革,强化统筹协调、凝聚监督合力、提升监督质效,把派驻机构改革的制度优势不断转化为治理效能。
完善制度机制。通过整合资源、确权明责、健全机制,推进派驻机构职能权限、工作程序、履职尽责制度化规范化。按照“职能相近、业务相关”原则优化设置15个派驻纪检监察组。综合考量干部年龄结构、专业特长、回避事项等因素,选优配齐派驻纪检监察组干部。健全完善派驻机构工作制度、监督管理办法及“室组地”联动协同工作机制,明确派驻机构负责人职责清单,向市纪委监委请示报告重大事项清单及程序,“组组”协同监督、“室组”联动监督、“室组地”联合办案规程,切实加强对乡镇(街道)纪检监察组织的工作领导、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
强化执纪执法。释放“组组”会商、“组组”协同、“室组地”联动办案叠加效应,提升监督执纪实效。健全会商机制,各派驻纪检监察组与被监督单位党组织建立“定期会商+专题会商”工作模式,会前沟通明确议题、会中梳理问题清单、会后启动跟踪督办,以同题共答推动监督执纪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拓展协同方式,将派驻纪检监察组编入协作区参与监督办案,协作区负责人通过联合调度、联合研判、联合督导等方式,打通职能部门之间壁垒,发挥派驻监督全链条、全覆盖优势。如,在开展养老服务突出问题集中整治工作中,协作区内资源人员一体调配,多个派驻纪检监察组协同监督,推动市民政局、人社局、卫健委等职能部门高效自查自纠,推动养老服务提质增效。凝聚办案合力,对重大疑难案件,适时启动“室组地”联合办案机制,立足“联合会商统筹、科学调配力量、形成优势互补”思路,针对研判案情、审查谈话、外围取证、定性量纪等关键环节,明确职责任务、目标要求、协作方式,有效解决派驻机构人员力量少、取证难等问题,提升审查调查质效。
锻造过硬素质。组织开展党建引领、监督执纪、信访化解、自身建设等工作质效提升行动,搭建工作交流平台、教育培训讲台,通过政治铸魂、业务强基、拓展赋能,提升派驻机构干部队伍综合素质。以讲促学强业务,开设“组长课堂”“我的业务我来讲”,根据驻在单位不同情况确定培训内容,使派驻干部互相了解驻在单位开展业务和行使职权情况,同步学习掌握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依据,为“组组”协作夯实基础,提升精准发现处置问题的能力水平。以学促干重实践,通过集中授课、案例分析、专题研讨、实战模拟等形式开展“以案代训”,补齐派驻干部在问题线索处置、审查调查谈话突破、证据收集等方面的短板弱项,锤炼监督执纪执法本领。运用“师徒结对”帮带、跟案实训、多岗轮训等模式,适时组织案件质量评查专题反馈、优质案件评选及点评交流等活动,在竞学争先氛围中提升敢于善于斗争、担当尽责的能力本领。(刘成伟 作者系河南省荥阳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