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
立足职责定位 做实派驻监督
派驻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纪检监察专责监督的重要制度安排。河南省淇县纪委监委深刻把握新时代新征程派驻监督工作的规律特点,坚守政治定位、优化系统集成、强化成果运用,持续做实做细派驻监督,为县域治理现代化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坚守政治定位,把准监督方向。派驻监督本质上是政治监督,必须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推动驻在单位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实处。紧盯关键事,加强对党章党规党纪和宪法法律法规执行情况,以及履行职能职责情况的监督,督促学深悟透大政方针、时时事事对标对表。紧盯关键人,聚焦驻在单位班子成员特别是“一把手”行权轨迹,通过列席会议、廉政谈话、专项检查等方式,督促落实好党委(党组)主体责任、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紧盯关键点,找准纪检监察工作在驻在单位的切入点,做好政治生态分析研判,透过业务看政治、透过问题看责任,精准发现问题、及时推动解决。
优化系统集成,凝聚监督合力。针对派驻监督力量薄弱、能力欠缺等问题,加强联动协同,构建系统高效监督体系。完善片区协作机制,建立“班子成员+纪检监察室+派驻机构+乡镇纪委”的工作区模式,定期研判问题,灵活调配力量,联合查办案件。深化大数据赋能,搭建智慧监督平台,设置责任清单、预警监控、统计分析、考核评定等功能,对驻在单位党组织主体责任落实情况在线监测、动态预警。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坚持政治素质和专业能力双提升,常态化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及监督检查、审查调查等业务技能培训,依托重点案件和专项监督抓好实战练兵,提升派驻干部政治素养、纪法素养和监督执纪执法能力。
强化成果运用,促进常治长效。派驻监督的成效,最终体现在问题整改的深度和治理成果的广度上,必须坚持结果导向,做实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建立案件分析机制,对典型案例深入剖析,查找制度漏洞和监管盲区,精准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督促发案单位抓好整改落实。压紧压实整改责任,对问题整改情况实行“清单化+项目化”管理,既检查整改方案的可行性,又跟踪整改措施的执行力;对整改不力、敷衍应付的严肃追责问责。深化监督成果运用,定期梳理汇总监督发现的诸如政策执行“中梗阻”、资金使用风险、群众痛点难点等普遍性、突出性问题,形成数据翔实、案例具体的综合报告,为党委掌握实情、优化决策提供参考。(王文彬,作者系河南省淇县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监委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