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绿皮火车的惊喜
一列废弃的绿皮火车能带来什么惊喜?
在贵州省铜仁市玉屏侗族自治县,当地把废弃火车车厢更新改造,打造出“别有洞天”的火车书屋,建成以阅读空间、文创空间、阅读交流分享空间等功能为主的特色图书馆,不仅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也成为城市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火车书屋里除了有书,还在内部设计中嵌入箫笛文化元素,引入箫笛非遗产品及文创产品,让读者、游客在阅读休闲之余感受玉屏箫笛非遗的魅力。除此之外,依托火车书屋周围的健身步道,将周边独特景点串联起来,构建舒适、休闲的城市公共空间;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在火车书屋广场开展不同主题的音乐会活动,推动玉屏箫笛文化等传统文化和流行文化有机融合……以火车书屋为中心,串联起活态的文气、旺盛的人气和蓬勃的商气,既为当地特色文化的传播提供了载体,也带动了经济的发展。
文旅产品“潮”起来,发展路径才能“畅”起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日益增长,群众的鉴赏能力越来越强,对于文旅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千篇一律”的文创产品,同质化、套路化的文旅模式,群众越来越“审美疲劳”。文旅产品只有找准自己的特色、突出自己的特点,才能创造出更丰富更优秀的精品,进而满足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从群众需求出发推动文旅融合,回应群众对“诗与远方”的美好向往。无论是街头巷尾的市井气息,还是乡村田野的诗意栖居,无论是传统民俗的传承,还是现代艺术的活力绽放,文化产品面对的是人民群众,满足的是精神需求,只有不断创新多元化的文化场景、提供个性化的文化体验,给人带来一些耳目一新的感觉,抑或是打动人心的触动,才能让人切切实实感受到“不虚此行”的快乐,领略到文化的独特魅力,让文旅产业和群众在追逐“诗与远方”的过程中相向而行、共同奔赴。(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张冰)